每次計畫出國,家裡長輩甚至是賴瑞都會說:把孩子留在家裡,兩個人去好好度個假。
孩子一歲半時,我和賴瑞真的兩個人跑去香港玩了三天兩夜,好不好玩? 好玩。
但我一直記得在香港酒店夜晚時分,和賴瑞躺在床上看著窗外美麗夜景,
我心中幽幽的覺得這麼美的景致,我親愛的孩子卻沒機會在我身邊一起瞧瞧,好可惜。
即使後來孩子大了,賴瑞也總是說我很想不開,孩子明明在家裡過的舒服爽快,
跟著出國每天只會被父母限制這不可以那不能去要跟緊不要亂跑,
我們眼中這美麗的風景對兒子來說根本一點也不如他手中的那幾台玩具車。
但我每次都是回他這一句:孩子沒有記憶,但我卻可以有一輩子的回憶啊。
香港行之後,我暗暗下定決心,下次不管去那個城市旅行,我的孩子都會跟著我一起。
我們的旅行,就應該要有孩子才有趣啊。
開心歡樂是一種記憶,吵吵鬧鬧哭哭啼啼也是一種記憶,
若干年後,我相信都會只存留美好的每一段回憶。
七八個月大時,我們第一次帶他出遠門過夜。
多遠? 也沒多遠, 溪頭那麼遠。
這也是兒子第一次嘗試跟著大人作息時間吃飯、玩耍、喝奶、睡覺。
累了,只能自己想辦法喬一個姿勢補眠
生氣哇哇大哭,得適應大人時間表有沒有空安撫你
這趟旅行,孩子除了母奶未除黏媽媽黏的很緊,
其他時候,因為有兩個家庭一起出遊的新鮮,一路上,情緒很好很乖巧,笑容燦爛。
即便心情不好啼哭,也因為出門在外景色新鮮注意力分散的快,
加上有兩個家庭的人手可以互相照料,遊玩的興致沒有被孩子刪減掉分毫。
所以,
我很支持兩個家庭一起出遊的模式,旅途中大人小孩都有伴,大人分憂解勞,小孩彼此玩樂。
吃飯一桌剛剛好,要是剛好一台車,旅程的熱鬧那是可以想見,
就算各自一台,還是可以偶而交換車友聊點不同的話題增加行程趣味。
有了這次經驗,我們三口旅行的足跡開始多了起來,
每隔幾個月,就拎起孩子這裡跑那裡跑當個台灣島小旅人。
帶著孩子旅行,慢慢的,兩天一夜、三天兩夜開始不能滿足我。
終於,動起了出國的念頭。
東京,是我跟賴瑞第一次決定帶著兒子出國。
兒子比起身邊一干朋友的孩子來的更有個性有主見更固執,
挑戰帶這樣一個孩子到東京自助,
朋友都說我們好勇敢,也要兒子好好表現,別讓爸爸媽媽從此不敢再帶你搭飛機。
選這個年紀來東京,不滿兩歲免機票是誘因,母奶完全戒除更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能夠不必再賴在媽媽身上沒日沒夜討奶,和大人一起適應相同的食物作息,
我們才能好好的進行旅程的探險。
五天四夜的自助,爸爸媽媽忙著找路認路和日本人比手畫腳,
原本很擔心孩子不肯坐推車會讓我們的雙手抱到殘廢,
結果這趟旅程我對孩子的表現憑良心說很滿意,沒有想像中那些灑潑耍賴的畫面出現~
想吃就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吃
沒有因為時間耽誤無法按三餐正常時間進食而吼叫吵鬧,
在淺草,隨便塞一塊人形燒一樣可以填飽自己肚子。
想睡的時候,
安靜的坐在推車上一邊看著兩邊的風景一邊讓爸爸媽媽推啊推的推到睡著。
睡飽醒來又是一臉開心歡愉,蹦蹦跳跳繼續接下來的旅程。
就算每天天濛亮就醒,
也可以一個人在窗台玩著玩具車玩好久讓爸爸媽媽再賴床20分鐘。
自己邁開小腿努力的爬上三鶯吉卜力通往室外的迴旋樓梯,不要大人幫忙。
為了找到新宿有名的Grom冰淇淋,
跟著爸爸媽媽走好久路又排好久的隊才終於吃到,
一點也沒有吵鬧。
沒有不受控制的時候嗎? 當然有。
推車坐太久掙扎著要討抱,要在媽媽懷裡才肯入睡
吃飯老要坐在媽媽大腿上才肯吃下一口
每晚睡前一定會歡很久,每天早上一定天濛濛亮就把媽媽吵醒要喝奶….
爸爸媽媽想好好逛個街大灑錢一番,
總是會被無法在無聊的地方安靜太久而開始吵鬧的孩子逼的提前結束所有血拼計畫。
至於那些看到玩具吵著要買、看到糖果每個都想要、看到好吃的東西沒吃到就生氣…
畢竟還不到兩歲,我們很幸運的沒機會遇上,旅程還算圓滿的結束。
第二次到北海道自助,和阿婆及阿婆山友一群人。
頭一次和長輩們出國,我們很擔心孩子表現不好壞了大家興致。
還好,這時已經快四歲半,能溝通,肯聽話~
冬天的北海道到處都是皚皚白雪
車窗外的大雪紛飛
細雪綿綿
總適時的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沒看過雪的孩子,新奇感大於一切。
玩雪的快樂,
雪地裡整天打滾的體驗,
孩子在北海道的這五天,每天都吃得很認真
玩得很盡興
聽起來,這孩子已經很適合帶出門旅行了?
也不盡然。
五歲第三次出國,地點在馬來西亞沙巴,
賴瑞舅舅的團,這孩子表現的讓舅公好幾次大搖頭。
到沙巴的第一天,很早起床還要走上好多路,
孩子鬧了脾氣怎麼勸都垮著臉扁著嘴不理人。
第二天晚上水土不服開始發燒,連續燒了二天,
生病的孩子脾氣本來就容易不好,碰上吃藥時刻更是有如世界大戰,
怎麼樣就是不肯喝下那10C.C.的退燒藥,
爸爸媽媽在全團面前甚至形象都不顧軟硬兼施吼罵柔性都出動嘴巴仍舊不肯張開一口。
這段經歷讓媽媽現在想來都還餘悸猶存覺得好丟臉。
但,媽媽自己都不喜歡吃藥了,何況孩子??
媽媽吃藥前眉頭都會皺那麼一下,孩子不抗拒還叫孩子嗎??
所以撇開吃藥~
這孩子自己一個人挖沙也可以挖的好安靜好滿足好自得其樂
跟大人一起泛舟被水潑的哇哇叫卻一直喊再來一次,
每天總有一個時段可以讓他來上一隻芒果冰吃的消暑盡興。
晚上回到飯店,
央求要在浴缸放滿滿一缸水告訴媽媽我要自己泡澡你不要來打攪我...
當然,
還是會有講不聽被媽媽處罰的時刻
對於能夠親手DIY自己最愛的巧克力那股專注認真
隨時蹦出來的各種鬼靈精怪
.這些,
生氣也好,歡樂也罷,
都讓整個旅程充滿意想不到的氛圍。
在媽媽眼裡,現在想來都是好美好無價的風景。
難道不累嗎??? 誰說不累 ><
帶孩子旅行當然會累,就算是只有兩個人的旅行,都很容易因為意見不一致而有摩擦,
要是中間還夾著個不懂事的孩子不斷吵鬧,更是容易在異鄉異地生起我何苦來哉自找麻煩的念頭。
但也因為中間夾著個孩子,
再大的歧見最後也都得放下,畢竟我們還有個孩子要一起照顧。
何況旅途中有孩子天真的話語,下錯車坐錯站迷了路找錯店家,這些在爸爸媽媽眼中很惱人的事情,
孩子總有辦法雲淡風清的用我們好像要去探險、原來媽媽你糊塗了啊這些話看待一切旅途中的意外。
如果說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十年,那我只剩一半的年限可以揮霍,
等這年限用完,這些旅程中的點點滴滴,就會是我最美麗的回憶了吧。
孩子,我們一起期待下一趟的無價旅程。